种子育苗:①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尽可能选择气候和其他生长条件与本地比较相近的新鲜种子。播种前需按规定的方法做发芽率测定。②浸种和催芽:香椿种子在播种前须经浸种和催芽处理,其方法可视生产的条件而异,比较难以做到的是浸种以后的恒温催芽。如条件较差可采用如下方法:容器内放入约为种子体积3倍的温水(30—40℃),将种子倒入容器内不断搅拌,水温降至25℃时换以新的温水轻搓洗涤,洗净后再换以温水保温12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与2—3体积的湿沙拌匀,放入暖炕或温室内催芽,此后及时调节温度(25℃左右)和湿度(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为宜)。约1周后有30%的种子露白时可播种。③适期播种:香椿喜温暖,对低温较敏感,芽苞萌动的温度约为8—12℃,14℃以上可正常生长。春椿适宜播种期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如果播后覆盖地膜播期还可适当提早。选择肥沃、疏松、光照充足的地块做苗圃地,播前先浇足底水,地皮发干时及时耙平,按25×3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宽5—6厘米,趁墒顺沟撒播后覆1厘米厚的潮土。播种密度每亩3—4公斤,亩保苗1.5万株左右。④苗期管理:播后无地膜覆盖的7天左右种子开始出土,约需半月左右才能出齐苗。如覆盖地膜可加速出苗,但需注意防高温伤害。苗开始拱土时要及时破膜放苗,并压严放苗膜口。
(一) 育苗
(1)品种的选择
关于香椿品种记载,在蔬菜栽培史上缺乏资料,现将安徽太和县的优良品种有黑油椿、红油椿、青油椿、黄油椿,其中以红油椿、黑油椿香味浓,早熟,每年4月上旬开采,在市场上较受欢迎。而青油椿虽香味浓,但采收期较迟,黄罗伞采收不但迟而品质较差。总之品种的选择应选冬性强,芽嫩质脆,香味浓,上市早的品种。
(2)播种及其管理
香椿种子使用寿命较短,贮藏半年后其发芽率显著下降,生产上必须注意使用新种。
香椿播种期在日均温不低于1一5℃都可发芽,但又以日平均温度在20-25℃*适宜,不仅发芽率高,而且发芽速度快,故在我市必须在3月中旬以后露地撒播或条播均可。
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为 15克。其发芽率较低仅为 60%,每亩地约需种子 1.5-2kg。播种前用 30-35℃温水浸泡一昼夜后,淋去水,装入布袋,放在25℃左右处。让其发芽。或与细沙混拌(细沙温度搓起来能成团,撒下能松散)放在25℃条件下,让其发芽。待种子50%露白时,若与细沙混拌的播种前,筛去细沙即可播种。
苗床以1.5m宽,高畦为好,灌水于沟内,使水分渗透到畦面,以免浇水,发生地面板结.影响幼苗出土,若行条播按行距25-30cm,深3-4开浅沟。?后盖2 cm 厚的盖籽土。
苗木出土后,当幼苗2一4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隔10cm留一株苗,为节约苗木可将间出的苗用小铲带宿土挖起,移植到另一畦上,适时浇水也能成活。
2、移栽及管理
6月上,中旬(4-6片叶)当霉雨季节前,60-80天左右时,栽植密度以每亩8000-1万株一般株行距10-15cm X 40-35C。移栽于大田中,(移栽田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有机化肥5000kg,过磷酸钙80-100kg,有条件可增施腐熟的并肥200-300kg深翻整平).移栽前浇透水。小苗取出后用百菌清或双效灵等*剂处理根部。以防根部病害,此工作不可不做,否则苗木生长细弱,不健壮,影响翌年的产量。
移栽缓苗后追施速效肥一次。每亩尿素5 kg/亩,及时浇水,中耕除草。6月中旬一7月上旬当株高达30-40cm时将顶端剪掉,其下部可发出1-3根枝条,注意保护好新生枝的顶芽,使株杆矮化,并达到扩杈的目的。7月中旬一8月上旬结合浇水追一次肥。一般每亩复合肥20-30kg或尿素15kg。以后就无需管理,待到翌年春采收。
种子繁殖:
过去采用分株繁殖,产苗量低,只适于零散栽培;而种子繁殖能提供大批量的苗木,可以适应香椿集约栽培和大发展的需要。香椿种子发芽能力约为0.5a左右,0.5a以上的种子几乎不发芽。因此,要选用当年采集的新鲜蒴果,风干搓碎,风选去杂。种子繁殖的要点是:选好苗圃地;细致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防寒防旱;低床条播,滋润沟底;分期及时施肥;科学用水,度过春旱;及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浸种催芽:香椿播种每公顷需种量为371kg,播种前按种子和水1∶3的比例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1昼夜捞出后用清水淘洗干净,装在底部不积水的泥盆中,上盖2层纱布,置温暖避光处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种子厚度不得超过3cm,或者用浸过水的旧麻袋包裹催芽。当30%的种子裂嘴冒白芽尖时,与细沙或细土掺拌均匀播入条沟。
2-适时播种:香椿适播期一般为3月底4月初。适时早播,加之精心管理,春季育苗秋季便可带叶移栽。播种行距40cm为宜,每公顷18~30万株,播种条沟深度以4cm为宜,播后覆土2~3cm。
种子繁殖:
过去采用分株繁殖,产苗量低,只适于零散栽培;而种子繁殖能提供大批量的苗木,可以适应香椿集约栽培和大发展的需要。香椿种子发芽能力约为0.5a左右,0.5a以上的种子几乎不发芽。因此,要选用当年采集的新鲜蒴果,风干搓碎,风选去杂。种子繁殖的要点是:选好苗圃地;细致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防寒防旱;低床条播,滋润沟底;分期及时施肥;科学用水,度过春旱;及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浸种催芽:香椿播种每公顷需种量为371kg,播种前按种子和水1∶3的比例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1昼夜捞出后用清水淘洗干净,装在底部不积水的泥盆中,上盖2层纱布,置温暖避光处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种子厚度不得超过3cm,或者用浸过水的旧麻袋包裹催芽。当30%的种子裂嘴冒白芽尖时,与细沙或细土掺拌均匀播入条沟。
2-适时播种:香椿适播期一般为3月底4月初。适时早播,加之精心管理,春季育苗秋季便可带叶移栽。播种行距40cm为宜,每公顷18~30万株,播种条沟深度以4cm为宜,播后覆土2~3cm。
(1)栽培*: ①普通栽培 。香椿的繁殖分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称根蘖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 的由于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播种前,要将种子在30—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后,置于25℃处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时播种(播种时的地温在5℃左右)上海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后,2—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 ,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当次年苗长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采用断根分蘖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树周围挖60厘米深的圆形沟,切断部分侧根,而后将沟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断根先端萌发新苗,次年即可移栽。 香椿苗育成后,都在早春发芽前定植。大片营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于河渠、宅后的,都为单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后要浇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②矮化密植栽培 。这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栽培*。它的育苗方法与普通裁培相同,只是在栽植密度和树型修剪方面不同。一般每666.7平方米栽6000株左右。树型可分为多层型和丛生型两种:多层型是当苗高2米时摘除顶梢,促使侧芽萌发,形成3层骨干枝,第1层距地面70厘米,第2层距第1层60厘米,第3层距第2层40厘米。这种多层型树干较高,木质化充分,产量较稳定。丛生型是苗高1米左右时即去顶梢,刘新发枝只采嫩叶不去顶芽,待枝长20—30厘米时再抹头。特点是树干较矮,主枝较多。 ③保护地栽培 。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栽植在温室(或管棚)的矮化密植香椿,到11月中旬(指华北南部)进行扣膜。另一种是将已通过休眠的二三年苗木假植于温室(或管棚)内。室(棚)内温度白天保持18—24℃,夜温不低于12℃,经40—45天,就可采食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