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2/m)
S——导体的截面积(cm2)
L——导体的长度(m)
我们以金属丝应变电阻为例,当金属丝受外力作用时,其长度和截面积都会发生变化,从上式中可很容易看出,其电阻值即会发生改变,假如金属丝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时,其长度增加,而截面积减少,电阻值便会增大。当金属丝受外力作用而压缩时,长度减小而截面增加,电阻值则会减小。只要测出加在电阻的变化(通常是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获得应变金属丝的应变情况。
电阻应变式测力传感器以电阻应变计为转换元件,主要有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和外壳组成。
其原理是:弹性敏感元件受到被测量的力产生变形,同时附着其上的电阻应变计也产生变形,电阻应变计将变形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然后通过计算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这种传感器的缺点是对于大的应变有较大的非线性、输出信号较弱,可以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原理: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