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其主要特点有三:其一是作盆栽,置于主会场、庭园和室内观赏,有驱蚊作用,是日渐流行的新潮盆景。茎粗2.5厘米,高1.5米的竹柏产地价达60~90元/株;其二竹柏树干挺拔,用于造林和绿化,是公园、道路广场、庭园的观赏生态林。同时其木材纹理通直、细密,加工性能好,干燥后不变形裂翘,切口平滑,年轮美观,是雕刻、制作家具、胶合板的上好树材。第六年开花结果,其种子含油率32%,可作工业用油,经加热后成为优势食用油,盛果期单株结籽80公斤以上;其三是叶型优美、气味芳香、保鲜期长,是制作花束、花篮的优质切花的配叶。
生态学特性 温度:竹柏分布于东径105°~120°之间,北纬21°~29°之间的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常绿阔叶林中,*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在18~26℃;抗寒性弱,极端气温为-7℃,否则易遭受低温危害。
雨量:竹柏在平均降雨量1200~18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低于800mm降雨量,则生长不良,性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 光照:竹柏属耐阴树种,常散生于中国亚热带东南部丘陵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年光照在500~800小时即可,在林冠下天然更新良好。
土壤:竹柏对土壤要求严格,在沙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等母岩发育的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较适宜。喜山地黄壤及棕色森林土壤,尤以沙质壤土生长迅速,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极为缓慢,石灰岩地不宜栽培,低洼积水地栽培亦生长不良。竹柏初生长期缓慢,4~5年后生长逐渐加快,6~10年生树高5m,胸径8~10cm,生长10年左右开始开花结实,15年生长的植株结实株产可达5~15kg左右,40年可高达500~650kg。
观赏价值
竹柏的枝叶青翠而有光泽,树冠浓郁,树形美观,是南方的良好庭荫树和园林中的行道树,亦是城乡四旁绿化用的树种。
经济价值
边材淡黄白色,心材色暗,纹理直,结构细,硬度适中,比重0.47-0.53,易加工,耐久用。为优良的建筑、造船、家具、器具及工艺用材。
*用价值
从竹柏根皮中分离出的化合物2α-羟基竹柏内酯F在12种微生物试验中,只抑制了啤酒糖酵母菌的生长,其MIC(抑菌浓度)为800μg/ml。从竹柏种子分离得到的竹柏内酯A、1-去氧-2β,3β-环氧竹柏内酯A、1-去氧-2α-羟基竹柏内酯A、竹柏内酯苷A等成分,前三种化合物在10μg/ml时对白血病细胞P388的抑制率分别为73%,88.5%及97.4%;竹柏内酯苷A却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