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品种分类
1、春鹃(也称毛鹃)
常绿至半常绿灌木,直立,独干或数枝丛生,叶深绿,花常3朵合为一个花苞,生于枝顶,4月底至5月初开花,花朵繁茂。
春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体型高大。这类杜鹃包括锦绣杜鹃、白花杜鹃及其变种和杂交种。
2、东鹃
这类杜鹃来源日本,属于岩石类杜鹃,习惯上称为东洋鹃,简称东鹃。常绿灌木,叶较小,花叶较小,株形紧密,花色丰富。
东鹃生长旺盛、萌发力强,很耐修剪,且枝条细软、易于造型,是理想的盆景材料。华中一带可露地过冬。小紫是东鹃中叶子和花*小的品种。
小日本园林中经常有剪型杜鹃就是这一类。
3、夏鹃
夏鹃是5~6月开花的品种,故称夏鹃。夏鹃比春鹃体型略小,发枝力强,枝叶丰满,冠形整齐美观。是现代盆景的主要材料。如五宝珠为夏鹃中名品。
4、西鹃
此类杜鹃从欧洲引来,*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有西鹃之称。此类杜鹃多为重瓣色艳,花大,是栽培类型中*美丽的一种。西鹃亲本是中国的映山红及原产印度的杜鹃杂交的后代。西鹃体型矮小,发枝粗短,生长较缓慢。叶片厚实,深绿色。长江以北地区,4月中下旬开花,但可促成四季开花。但抗病力较差。品种如玫瑰皇后、爱丽、王冠、加州晚霞等。
“五宝绿珠”杜鹃花或一株多色的杜鹃花都是挺珍贵的,虽然一树多色的的杜鹃是嫁接的成果。希望可以帮的上您的忙。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东鹃、春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
杜鹃花分落叶和常绿两大类。落叶类叶小,常绿类叶片硕大。花的颜色有红、紫、黄、白、粉、蓝等色。喜阴凉、湿润,耐寒,多生长在海拔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缘、石壁和沼泽地。高山杜鹃是杜鹃花中的昂贵品种。
杜鹃花,花开繁多,艳丽多姿,是常见的家庭花卉之一,全株花朵开放基本一致,花朵能将正面的叶片覆盖,整株雍容华贵,相当得漂亮。高山杜鹃是杜鹃花中的昂贵品种,花大色艳、叶色光亮常绿、观赏性强,具有适合盆花消费和园林绿化美化的“双功效”。
高山杜鹃,为杜鹃花科高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自然生长状态下树高约3米,生长在海拔2500至4000米山地阴坡的冷杉林中或林缘草坡上。叶簇生枝顶,幼枝密生锈棕色鳞片并杂有细柔毛,后渐脱落至叶面无毛,叶背被赤*密绵毛。花顶生,总状伞形花序,花冠钟状,有白、粉、红等色,一个花苞中有十几朵小花,呈球形开放,色泽鲜艳。植株丰满,叶大,花美观独特。高山杜鹃林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矮曲林类型,而且也是*娇艳的一种森林类型。其植株低矮,形态自然,极具观赏性,是滇东北、滇中和滇西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一。高山杜鹃林的分布与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密切相关。在海拔2600—3000米的阴坡杜鹃-云南松林中,有大白花杜鹃、小粉背杜鹃等;在3000—4000米的阴坡、半阴坡杜鹃一冷杉林中有锈斑杜鹃、枇杷叶杜鹃、短柱杜鹃等;在4000—4200米的高山灌丛蕈甸带,杜鹃多以群落状分布。上述三类杜鹃共同组成云南高山杜鹃林。在春季或春夏之交杜鹃花盛开时节,奇异的花朵、艳丽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世界杜鹃在中国,中国杜鹃在云南”。由于云南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高山杜鹃是云南特色花卉代表之一。中国杜鹃占世界杜鹃种类的60%,共有600余种,其中特有种420余种,主要分布在以云南为主的西南地区。云南杜鹃260余种,占中国杜鹃种类总数的61%,世界的近三成。高山杜鹃市场前景广阔,已成为世界花卉中的“奇葩”。一百多年前,西方国家从中国引进高山杜鹃培育出了近万个高山杜鹃新品种,成就了年产值数十亿全球杜鹃花产业。眼下,云南高山杜鹃正跻身于年宵花和绿化苗木市场行列,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云南高山杜鹃呈现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喜人局面。
高山杜鹃现多用于盆栽观赏,其喜冷凉、湿度大的环境,由于树冠大,需水量也大。根系发达,为浅根性树种,栽培基质宜疏松,含丰富腐殖质,土壤团粒结构良好,pH值在5.5至6.5之间,用泥质瓦盆栽植。高山杜鹃不耐高温,超过35℃生长不良,但可耐-10℃严寒,在上海、无锡、苏州等江南地区能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