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的栽培技术:
9月中旬采下果实,摊放通风之处,聚果逐步开裂,取出种子,放水中稍泡,搓去种皮上附着的红色肉质膜,并用苏打水搓洗种皮上的油脂,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摊通风处晾干砂贮于木箱,翌年2月中下旬播于露地。苗床要选无病虫害的新地,以土层深厚的黄木或砂壤土为宜,设高床,行条播,基肥可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枯饼末,在整床前翻入土内。切不可用垃圾作基肥,以免带病、带菌。行距30厘米,以火土肥或黄土拌谷糠灰盖种,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倍,*上覆稻草保温保湿,4月下旬幼苗出土时要连续撒施拌有晶体敌百虫的嫩草、毒杀地蚕,连撒4-5次,每次隔2-3日,5月上旬可设荫棚,透光度40%,9月中下旬拆除,遮光物可用杉、竹帘等,以竹帘之类能随时揭盖为*理想,要选地得宜,排水良好,幼苗一般不发生严重病虫害,苗期追施速效氮肥3-4次,一年生苗高30-40厘米。当年10月可以移栽。
种子处理广玉兰的果实9—10月成熟,成熟时其菁荚果开裂,露出红色假种皮。为防止种子损失,需在其瞢荚果微裂、假种皮刚呈红*时及时采收。果实采下后,放置阴处晾5~6天,促使开裂,取出具有假种皮的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2天,去掉假种皮。将白净种子拌入煤油或磷化锌以防鼠害。若不立即播种,则需混沙层积贮藏,在贮藏期时要经常检查,防止种子因霉烂而失去生活力。
整地及播种方法 苗床地要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深翻并灭草灭虫,施足基肥。床面平整后,在床上开播种沟,沟深5厘米,沟宽5厘米,沟距20厘米左右,条播,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覆士后稍加镇压。春播的需搭设阴棚,也可用小型繁殖床撒播。一般播种量每亩5千克左右。
苗期管理在幼苗具2~3片真叶时带土移栽。由于苗期生长缓慢,除草、松土工作要经常进行。5~7月间,可用充分腐熟的稀薄粪水施追肥2~3次。
广玉兰生长喜光,而幼时稍耐阴。喜温湿气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适生于干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碱性土种植易发生黄化,忌积水、排水不良。对烟尘及二氧化碳气体有较强抗性,病虫害少。根系深广,抗风力强。特别是播种苗树干挺拔,树势雄伟,适应性强。
栽培管理:南方多地栽,北方多盆栽。盆栽植株“霜降”前入温室,注意通风见光,不宜多浇水,盆土含水且保持40一60%为宜。室温保持3℃以上即可越冬。每半月叶面喷水一次乡冲洗尘土。“清明”以后出房,放在向阳背风处,每周施1~2次肥水,夏季每天浇1次水,每周施2次肥水。高温天气要注意叶面洒水降温。2~3年换一次盆,地栽植株可参照盆栽水肥管理,并注意松土除草,冬季防寒。